圆桌讨论:不做“背锅侠”,数字化创新的“避坑指南” | WISE 2021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

2021-12-17

以下文章来源于数字时氪 ,作者王耐


嘉宾 | 方世煌、胡萍、娄鹤、吴天、肖麒
 | 王耐
编辑 | 秦明

2021年12月13日,36氪“WISE 2021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区香格里拉酒店举办,聚焦以能源、零售、智能制造、金融和企业服务等十个领域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为代表的「数字化行业变革者」及以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方为代表的「数字化行业创新者」,共同探索新形势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径,讲好中国数字化转型的新故事。

如今中国数字经济增速全球第一,2020年规模已近5.4万亿美元。"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中国14亿人口超大体量的市场,造就了中国产业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凭借数字化创新,中国公司将有机会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在WISE 2021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晨晖创投管理合伙人胡萍与四位嘉宾以“不做背锅侠,数字化创新的“避坑指南”为主题展开讨论,分享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过程会遇到的“坑”、数据安全与保护等方面的观点。

640.jpg

受邀嘉宾分别是:

晨晖创投管理合伙人 胡萍(主持)

科大讯飞 听见科技产品创新部总监 方世煌

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 娄鹤

极熵科技CTO 吴天

美创科技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肖麒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主持人(胡萍):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样一个暖冬在这里跟大家讨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些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走过了将近十年的征程,很多企业也正在从数字化走向数智化这样的一个过程。今天上午很多嘉宾也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的一些探索和经验,有些使他的用户体验更美好,有些使他的员工体验更美好,总之数字化整个的转型和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助力。

刚才我们也说了,其实企业在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坑,今天我们在座的圆桌嘉宾可能都分处不同的行业,我也想请大家从自身的经验或者客户的体验出发,谈谈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坑?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方世煌:大家好,我是来自科大讯飞的方世煌。我们在谈企业数字化的时候,我觉得首先第一个是人力已经从IT时代走向了DT时代,很多企业把原来的IT部门改成了DT部,但是在很多企业里面还是分不清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区别。因为在IT时代的话,主要集中在两个点,电子化和信息化。DT主要关注的两点,一个是数字化,一个是智能化。所以我觉得在区分信息化和数字化最核心的一点是,业务能不能在数字世界上去开展。

举个例子,比如前些年,我们在谈无纸化办公,会解决纸张的浪费问题,原来只是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但是在这次疫情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企业花了很大的价钱,去建设了这样一个无纸化办公的系统,然后系统在疫情之间直接瘫痪了,没法工作。但是我们也知道在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习惯把线下的会议牵引到线上去,也就是说我们把物理世界的会议牵引到数字世界上去召开。这样的话,就能更好地去减排减碳,更好地提升开会的效率,这样不仅能契合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也让企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中适应时代的潮流。这个就是我们区分的第一点。

第二点,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人力已经很难去处理这么多得海量的数据,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人工智能这样一个技术,才能去挖掘更大的数字价值。科大讯飞在这一块有一个比较前瞻的解决方案,核心主要有两块,包括管理的数字化以及业务的数字化。

管理的数字化包括AI+财务、AI+办公、AI+协同、AI+园区管理等等。业务的数字化有AI+招聘、AI+生产、AI+营销等等。通过数字化的这种机制,我们能够去实现一些业务流程的优化,产业模式、业务模式能有一个升级,这就是我们数字化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我们在讯飞听见这一块,主要核心是集中在AI+办公的领域。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包括前面可以看到两侧都会有讯飞听见的字幕,包括翻译,我们都是通过机器去自动识别,去打造整个智慧办公的一个平台,能够通过AI去萃取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比如语言。说的声音把它转成文字后,能搭建整个企业的知识系统。这样的话,也能为后续企业的经营生产做一些辅助的决策。

在日常办公中,也能够做一些区别性改造,比如针对在本地办公、远程办公、桌面办公以及移动办公这种多种场景下所提出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会给一些比如说像中小企业,提供一些比较轻量化的解决方案,来满足SMB的客户。花较少的成本,就能够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解决了在跨国多语的场景下,能够更高效地去协同,也消除了国家之间的语言障碍。

所以综上所述,做企业数字化,我个人看来有三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点,企业数字化能不能把业务迁移到数字的世界里,只有这样才能更高效、更快捷,才能让我们去发掘数据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

第二点,企业数字化改造了之后,能不能对业务流程有一定的优化,能不能对业务模式有新的升级。这是第二点我们评判企业数字化的要点。

第三点,我们能不能利用大数据+AI去发掘数据背后更大的价值。我觉得这是目前在探索的过程中发掘到的三点,这三点对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比较重要。

主持人:好的,感谢方总。我们今天因为是个不大的会场,我觉得我们可以关起门来谈一谈,讲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因为主题是先谈“坑”,我们先把坑亮出来,这才是干货。所以大家可以言简意赅地讲讲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坑。

娄鹤:谢谢主持人!我觉得这个题目挺好,“避坑指南”,因为我们是做法律服务行业的,所以非常贴近我们本行。一些律师的工作,就相当于把掉进坑里的人捞出来。当然,我们更重要的工作是帮助企业如何避坑,做咨询和合规服务。 

创新意味着探索一些新的或者是未知的地带,在中国创新,常常蕴藏着非常大的风险。坑分为大坑和小坑,大坑掉下去可能就爬不出来了。举个例子,我们有个客户通过爬虫技术去爬取一些网站上的数据,然后自己开发了一个数据化工具,再进行软件销售。但是他爬取的对象是一个头部大公司,技术手段也涉嫌一些网站的侵入,最后触犯了刑事法律。所以在避免大坑方面,我们要特别注意,对一些商业模式和产品方向,要提前做好深入的风险评估。 

关于小坑,我也举个例子,比如说像现在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对APP的监察力度很大,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一些公布的名单,下架APP。但是在公司内部,研发工作是由技术部门在开展,合规部门是跟在后面的,因为传统的合规或者法律部门定位于中台或后台的角色。这就会造成,当技术部门以用户需求为先导,一路狂奔,投入了很多精力,加班,埋头苦干后,可能突然发现很多产品的功能被认为是违规的,或者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整改,那么这方面对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巨大的浪费,甚至是扩大了风险。 

所以在新的环境和合规要求下,特别是面对数字化创新,其实是需要各部门一起协同。特别是从设计开发的时点就需要意识到合规问题,将合规工作从中台的位置往前移。

主持人:好,感谢。不管大企业、小企业其实在数字化过程都有坑,坑大坑小结果都可能很不一样。听听吴总分享一下。

吴天: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是来自极熵科技的CTO吴天。今天这个主题特别好,关于在数字化创新这一块会有什么样的坑?我们先想一下数字化创新是什么?是指利用一些数字化的技术,包括不限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等这样一些新技术,对企业的组织架构,对它的商业模式、业务和生态系统等等进行一个创新和转变,然后进而带动企业的业务得到一个提升,得到一个创新,得到一个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做数字化创新的一个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作为一家在工业互联网和能源管理方面有过比较多尝试和探索的公司,和我们合作伙伴有过非常多的实践和工作经历,这当中发现一些比较共通的问题。其中一点是在传统企业,因为我们打交道比较多的是传统类型的企业,他们在数字化人才这方面的储备不一定特别充足。但对于数字化项目和数字化系统建设过程往往特别关注,也就是说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把这个系统建成了,但是在系统建成上线以后,在系统运营过程中间,往往没有一个拥有足够能力的团队去匹配它,也没有足够能力的人员去对于系统的运行过程、对于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他的业务进行一些优化。这样的话,就导致了这个数字化的项目的结果可能就没有建设初期想得那么美好,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数字化系统和数字化项目的收益测算,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除了建设了一个系统、得到了一些功能所能带来的直接价值以外,往往还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对于企业的管理能力进行一些革新和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但是这些点很难界定哪些是通过数字化提升带来的,所以这可能会造成对这个数字化创新项目的投资收益的低估,这也是常见的一个现象。谢谢!

主持人:好的,因为我做投资的,看了很多项目,的确你说的这两个痛点非常痛,除了系统要先行、人才要匹配、价格要合适以外,可能老板整个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长期投入也非常的关键。接下来有请肖总。

肖麒:主持人好,各位好!美创科技已有十六年的历程,主要做数据安全和数字化转型业务。 

关于主持人提到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坑”,我更多地从美创在服务的客户群体来说一下。美创主要服务医疗、港口等民生行业,助推用户数字化转型进程。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但是客户一方面不知道怎样转,一方面也为转型的巨大成本和未知的效果担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数字化转型、数据安全都需要深入客户的业务场景、融入业务体系。这对于服务商的门槛要求就比较高。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数据质量、优化业务、做到“降本增效”,这需要实践的积累,需要分步、分阶段实现。

主持人:的确,数据安全很大一部分在内部。这两年大家都知道,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中国,一个是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第二个像疫情这样的影响,都使我们企业的内外部沟通方式方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想很多企业做数字化的转型和创新其实也是为了提高管理和业务的效率,迅飞在这一块应该有比较不错的实践,请方总给我们介绍一下。

方世煌:首先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的核心底层就是人工智能。怎么样通过人工智能把企业里面的数据收集起来,然后去做整体的分析。后面也能够进行智能决策,因为数据深度优化了之后,就能做智能决策。比如现在的仓库要缺货了,就要自动下单,然后发货。所有的这些决策都不需要人工来做,都是通过机器自动去决策, 比如什么时候下单,什么时候发货,什么时候增补物料,都是自动设计好了模型。

包括现在数字员工的技术,就把很多重复的、需要人介入的东西,我们交给机器去做。比如监管安全,现在很多软件的安全,前段时间确实很多产品都被停更,包括被警告,包括我们迅飞也被当地列为重点关注的一个企业。包括我们后面比如有一款产品叫迅飞听见会议,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说开会时候还可以分享,但是可能有一些人在分享的内容里面放了一些不和谐的内容。怎么监审这些内容?这一块不可能让人工去审,人工审的话一个是消耗大量的人力,另外用人工审核的时候,看到的是用户UGC的敏感的内容,我们也不能去触达这些数据,所以只能通过机器去处理。这就是我们整个底层的逻辑。

主持人:好,感谢方总,肯定人工智能使生活更美好,因为我们整个会场都在使用迅飞听见的产品,说不定今天中午等我们走出会场的时候,会议的新闻稿就好了,还是挺开心的。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正在处于从工业大国走向工业强国的过程当中,这当中必然需要工业的数字化升级。我也想请吴总给我们分享一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工业企业有些什么样的需求和趋势?

吴天:谢谢主持人!首先很感谢36氪今天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做交流和沟通,因为今天的嘉宾各行各业的都有。我们代表一个互联网和数字这个行当进入到传统领域,进入到制造业工业这个领域的一波先行者,在这个领域里也是摸爬滚打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有很多的心得和体会,包括对一些趋势的探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传统类型的企业,制造业的、工业类型的企业,它现在对于数字化的转型,对于数字化的建设提的越来越多了,而且脚步和步伐迈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大,这个跟我们国家对于制造业的转型,对于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是相关的。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通过了两化融合的贯标,甚至一些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和试点示范项目的落地等等这些方面,就能看出来我们的工业互联网以及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处于一个蓬勃向上的状态。

几年前可能我们跟一些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我们的一些客户做探讨的时候,我们去给他讲,你要做数字化转型,你要建设数字化的系统,你要有数字化的运营体系,他是听不懂的,也没有意识去做,但是到了近两年他可能主动提出,找你说我要做这件事情,我不得不做,因为我的同行都在做,我再不做就要晚了,这样对他提出一定的危机意识。

在整体这个行业发展的趋势上面,我们看到有一些点:

第一点,随着我们的物联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对状态感知已经有比较好的解决能力了,下一步就是要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一定要打破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甚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数据孤岛的问题。因为只有打破数据孤岛才能让数据互联互通,才能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和价值点,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要加强对于机理模型和算法模型的积累,这一块主要是要提高的实时分析和深度洞察的能力。这一块主要有几点:

1、由于机理模型、算法模型它的沉淀和累积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很多的投入,特别是需要传统IT意义上的人员和OT意义上的人员要进行深度交流,进行知识交换,可能在一些特定行业需要有一些深度的挖掘和处理,才能够做到。

2、在算法和相关的积累方面,包括像刚才方总提到的,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是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成熟了,在这块肯定是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的。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做任何行业,包括我们做投资我们经常问一个问题,就是时间很重要,时间里面可能包括了政策环境,包括刚刚讲的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问题,还有技术成熟。所有事情天时地利人和以后才能够更好的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转型升级,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

吴天:您说得特别对,关于最后一点,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形成价值闭环,也就是说我们的系统要能够和数字化的项目实现自主的决策和精准的控制,也就是说你的系统上了以后,你不但要把数据收集上来,要分析,要做展示。但不只要做到这样子,你还要给出决策,你要告诉他什么时间你要做什么,要去控制什么东西,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情,然后把这个决策交给机器,或者交给人去执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得到相关的执行反馈,这样才能不断的迭代优化和升级,我们才能把数字化的建设做得更好。

除了这几点之后,还有最后一小点,像几位嘉宾提到的一样,安全性的建设在整个数字化的过程中间也是越来越重要。在未来,在建设的数字化体系里面,如何提高整体的安全性、确保数字资产的所有权、保护好企业的一些核心数据资产,我想还需要有更多的讨论和建设的空间。

主持人:感谢吴总!其实各行各业都关注安全,我自己就是看安全细分赛道,今年安全非常的热,刚才其实前面的分享嘉宾也有提到过,安全的数字底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今年国家颁布了好几个关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数据安全法,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我相信这些法律的出台也会加快整个企业进行安全建设这样一个进程。

主持人:我们知道美创科技是做数据安全产品的,我也想请教一下肖总,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您所在的业务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你们客户对于整个数据安全产品的需求有一些什么样的迭代吗?

肖麒:谢谢主持人!随着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出台、行业政策的落地,我们确实感受到政策性的红利:客户的数据安全重视度上来了。当然竞争也在加剧,很多网络安全的头部企业都涌入这个赛道。但是美创科技一直专注数据安全,公司创始人团队一直聚焦围绕数据安全、释放数据价值。现在美创数据安全建设已经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无论理念还是产品,一直在推陈出新。

 对于美创来讲,两三年前就已经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了更新优化,比如防勒索,我们几年前就做了。而以数据分类分级为例,美创对应的是暗数据发现产品,已经在医疗、企业、医保等行业积累了一定的行业规则,配合数据安全治理咨询服务,落地效果非常不错。 

现在的数据安全产品要适应国产化需求,做好国产化的环境准备。目前上海等地已经开始了相应的试点,未来两年我们在这个市场也会有增长。 

随着个保法、数安法等政策落地,美创会做好数字化解决方案,到咨询、分类分级、数据安全、后续的灾备等。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我们肖总。虽然说安全,尤其数据安全这两年特别的火。圆桌上的这些嘉宾都是长期关注数据安全领域,美创成立有将近20年的时间,娄律是个律师,但是他也长期关注网络安全和数据合规的问题。相信2021年这些法律颁布之后,很多企业都非常着急于做数据合规的建设,您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些企业在做数据合规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怎么样做才能够使我们数据合规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有请。

娄鹤:谢谢!确实刚刚肖总也提到了政策红利,包括国家的监管,这两年对于安全,隐私保护都特别重视。其实我们国内的合规,包括一些技术和安全上的投入,主要是监管驱动的,或者是法律法规驱动的。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很多企业在安全合规方面,是不大愿意投入的。所以我们也会建议企业,虽然坑很多,但是从效率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关注外部市场,特别是监管重点在哪里。因为它一直会变,比如说等保建设,很多企业必须要做,甚至有些企业在上新的产品、平台的时候,等保规划也要同步做。还有我们APP合规的问题,很多企业被下架之后也比较被动。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他要时刻的关注政府的动向和宣传的方向,特别是关注一些政府执法行为,尤其是对同行保持关注。这个是我的一个建议。

第二个,意识很重要,很多项目推进都需要企业的高层来配合。很多时候高层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哪怕一些项目已经在执行,但是会面对无法推动的困境。我们很多的老板可能以前更多关注在销售的业绩、产品、战略上面,但是把安全或者合规这些问题视作成本,往后靠,而不是他预算的优先部分。

如果把安全合规的板块,从品牌建设、销售推动的角度去看待,则会完全不一样。特别是一些出海企业,他们的一些产品在海外销售的时候,基本上都会面临它的客户、销售渠道,或者合作伙伴来质疑,产品的合规性问题,因为国外监管的环境是比较严格的,处罚也是比较严厉的。所以对于出海的产品是否能够做到隐私保护或者安全合规,直接会影响到销售。 

第三个,内部的组织建设和沟通也非常重要。一些项目由于企业内部沟通,或者意识不到位,会造成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办法产生有效的协同。 

比如说技术部门的负责人觉得我们这个产品是不是要做一些合规的东西,然后去问合规部门或者法务部门,法务部门说这个事我也不懂,这个事情就推回去了。考虑到数据的无形性和穿透性等特点,其实对企业的要求是特别高的,特别要求组织内部能够实现打通,形成合力。 

最后,企业可能还是要寻求一些外部的支持,包括咨询公司、安全公司、法律顾问,包括引入一些工具,不能只是停留在PPT,或者是一些制度文件的层级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安全工具、合规的工具,能够帮助到企业比较轻松地去实施和落地。

主持人:好,感谢在座的各位嘉宾。可能今天时间还是很有限,不可能尽数各位嘉宾在过去当中的一些经验和避坑的事情,但是我相信今天上午半个多小时的干货分享,可以给台下的各位以及场外的各位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过程当中避掉不少坑。感谢大家一上午的时间,谢谢大家。